彩鋼瓦車間高溫處理設備_低價競爭不能等同于低質競爭內蒙古風電
1、風機千瓦造價兩年跌近一半
“風機制造業已經進入‘3000元時代’!”11月11日,2010年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一開幕,有關專家透露的這一消息立刻引發了所有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做出如此判斷,是基于最近一次風電機組招標會上的報價。”與會專家介紹,水簾生產廠家,10月26日,瓦廠房散熱處理方法,在張家口壩上以及新疆哈密風電基地機組招標會上,12家投標企業中,處于行業領軍地位的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分別以每千瓦3850元和3983元的報價,宣告1.5兆瓦風電機組單位千瓦造價跌破4000元。而2008年,1.5兆瓦風電機組的單價還在每千瓦6500元左右。
風機價格回落是近兩年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與此相反,中國的風電開發卻突飛猛進,過去4年,裝機容量連年翻番。
數據顯示,到2009年底,國內累計安裝并網型風電機組21581臺,裝機容量2580萬千瓦。預計今年底累計裝機將突破4200萬千瓦,并將在2014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產業大國。“這樣的發展勢頭決定了風機價格必然下降。”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祁和生分析,快速發展中,技術壁壘被突破,帶動了風機生產成本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企業進入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競爭也導致了價格下降。
面對驟然到來的風機“3000元時代”,位于保定的中國電谷內的風電制造企業大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一位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過度低價競爭,企業利潤減少,將使企業沒有資金用于進一步研發設計。如果發展成劣幣驅逐良幣,則會損害行業健康發展。”
競爭所帶來的影響,已表現在整個行業中。筆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風電整機企業停產、甚至掛牌轉讓,同時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收購愈演愈烈,產業集中成為發展趨勢。
2、擴大產能、技術升級迎戰低價競爭
競爭白熱化導致行業“洗牌”成為風機“3000元時代”最明顯的特征。那么,企業靠什么立于不?“電谷內的企業首先要努力做大自己。”保定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孫金博說。據介紹,位于保定高新區的中國電谷新能源產業已經涵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輸變電、節電、儲電與電力自動化裝備制造六大領域,其中風電方面已形成以整機和葉片為主、控制系統和相關結構件為輔的產業鏈條,聚集相關企業70余家。
在最近的風電招標中,金風科技報出最低價,其總裁郭健表示,企業通過優化產能,使今年產銷量達到3000套以上,依靠規模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以來,擴大自身產能成為電谷內風電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據了解,目前整機企業國電聯合動力業已完成三期建設;控制系統制造商科諾偉業今年將產能由500臺套提高到2000臺套,生產廠房通風降溫設備;葉片領軍企業中航惠騰則在著手四期建設……
“這些擴張不是單純量的增加,而是在技術突破的基礎上,依靠自主創新而完成的產品增量。”有關專家認為,技術進步才是成本降低的根本。
筆者注意到,保定高新區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自主創新的集散地:以國內唯一飛機螺旋槳制造企業為技術背景的中航惠騰,發展出了12個系列近40種型號的葉片產品;葉片企業華翼公司開始嘗試賣產品的同時賣技術……
“低價競爭不能等同于低質競爭。”許多電谷企業家為別人的擔憂,也是對自己的提醒。
3、發展全產業鏈抗衡“投資換資源”
“‘3000元時代’不是洪水猛獸,但也不能漠視輕敵。”保定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孫金博說。筆者在采訪中發現,“3000元時代”真正對中國電谷造成威脅的是產業發展中所表現的“以投資換資源”的趨勢,即國內某些風資源豐富地區向開發企業提出,要想在當地開發風電,必須在當地投建風電企業。年會上,不止一位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有礙市場公平競爭,也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但恰是這樣的地方政策,使得國內風電制造企業在進行戰略布局時不得不優先考慮向風電開發一線聚集。“長遠來看,左右投資者的不僅是土地、基礎設施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產業配套能力等多方面條件。”孫金博認為,電谷雖然不具備風能資源優勢,但是電谷的發展環境、產業配套能力是優勢。
以完整產業鏈和發展環境作為競爭取勝的有利條件,保定市高新區明確了這樣的指導思路,即致力于打造為企業服務的政策措施、基礎設施等各種軟硬件環境,同時致力于延伸和完善風電產業鏈條。
據介紹,保定市高新區下一步將著力拓展兩頭:一方面將支持華北電力大學等科研機構,使電谷由制造中心轉向研發中心;另一方面將發展接續產業,加強試驗檢測、后期維護等生產性服務能力建設。
與會專家則表示,國內風電機組大都裝機兩三年就過了保質期了,因此,其后期維修護理需要誕生產業化的服務機構。同時,風電開發前期的咨詢、風機產品的檢測認證、風電場的運營管理等專業化分工已漸成產業發展新需要,“如果早做謀劃,這將成為電谷內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末,內蒙古的并網風電裝機規模已經達到778.26萬千瓦,同比增幅高達99.22%。
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個季度,內蒙古已并網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達到115.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32%,成為內蒙古僅次于火電的主力電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內蒙古的并網風電裝機總規模、發電量以及全自治區電力裝機中的風電比例,均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
地廣人稀的內蒙古,風能分布廣、穩定性好,是我國陸上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電力部門的測算顯示,內蒙古的風能可開發量超過1.5億千瓦,約占全國陸上風能可開發總量的50%以上。
內蒙古也是我國最早利用風力發電的省份之一,但是受資金匱乏等因素影響,過去內蒙古的風電裝機規模較小。“十一五”以來,隨著我國風能等綠色能源開發力度的加大,內蒙古的風電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預計到2011年,內蒙古有望成為全國首個風電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的省份。
鋒速達負壓風機-大北農集團巨農種豬示范基地風機設備水簾設備供應商!臺灣九龍灣負壓風機配件供應商! 主要產品豬舍通風降溫,豬棚通風降溫,豬場通風降溫,豬舍風機,養殖地溝風機,豬舍地溝風機,豬舍多少臺風機,廠房多少臺風機,車間多少臺風機,豬舍什么風機好,廠房什么風機好,車間什么風機好,多少平方水簾,多大的風機,哪個型號的風機 相關的主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