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風機:中國豬病已經進入新常態 - 會議報道
傅衍:美國的兩點式飼養模式已取代三點式飼養
圓力佳特約-圓環疫苗全國普免行動浙江站
新牧網訊(農財寶典記者彭進) 4月27-28日,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主辦的圓環疫苗全國普免行動浙江站在浙江桐廬舉行。超過120家中大型豬場負責人參加活動。本屆活動由杭州蒂默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南方農村報、新牧網、農財寶典為支持媒體。
本次活動迎來熱烈的頭腦風暴。4月27日,浙江大學傅衍教授、安徽農大魏建忠教授、成都天邦首席運營官夏閩海、浙江大學邢剛博士、農財寶典畜牧版主編彭進等人在會上發表專題演講。
記者留意到,傅衍教授與魏建忠教授均提到,兩點式飼養在美國和中國的大型集團中占據主流,方便全進全出,相比三點式飼養(哺乳、保育、育肥),兩點模式能在降低傳播疾病的同時漸少應激和成本。
4月27日晚,主辦方提供了精彩紛呈的晚宴節目。4月28日,眾多豬場代表一起游覽了桐廬的景點瑤林仙境。
成都天邦首席運營官夏閩海代表公司致歡迎詞。他介紹,2014年,天邦股份上市商品豬近50萬頭,天邦與所有養殖業用什么風機戶一起感受了行情的殘酷。養殖業進入微利時代,對疾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圓環疫苗已經成為規模豬場選擇的常規性產品。成都天邦有底氣有能力讓“圓環普免、財富普惠”的理念在浙江大地發酵,與養殖戶一起度過難關。
傅衍:中國養豬業在走美國的道路
中國養豬業發展在走美國的路。從養豬先進性、投入產出效益、集約化程度看,美國是世界老大。全球前20大養豬企業,美國占了65%。但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其5000頭母豬場只有一兩家,現在,每年冒出來幾家。美國的養豬發展歷程大致如下:
1. 70年代以前,還處于露天進入室內養殖的階段。
2,屋頂風機. 70年代,豬舍通風降溫簡陋,自然通風,規模小,100頭母豬。
3. 到80年代,存欄300-500頭母豬,基本上轉入室內養殖,開始有了基建通風,但還是一點式,從出生到上市處于一個點上。
4. 90年代開始,1000-3000頭母豬的場非常多,養豬已經全部位于室內,并且是三點式養殖。母豬一個點,仔豬斷奶后保育,保育在另一個點,肥豬又有一個點。三點式對健康非常好,許多疾病馬上被切斷。
5. 2000年后,2500-6000頭母豬的場是主流,都是全封閉式,自動控制,并且是兩點式養殖。母豬一個點,小豬斷奶后即育肥。保育跟育肥一體,有很多好處,少運了豬,節省成本,同時減少應激。兩點式飼養要求肥豬舍有一定的保溫能力。
目前國內的大集團養豬基本是兩點式,全進全出。天邦旗下的豬場也是如此。
安徽農大教授魏建忠:車輛消毒后需要檢測沒問題再拉豬
 ,屋頂排風機;
目前,漢世偉的豬場在派普斯通的指導下進行消毒。
車輛拉豬前,第一要反復沖洗,其次要讓駕駛員在此休息隔離兩天防止二次污染。在美國是需要把車輛烘干,我們現在只能利用太陽曬干,檢測沒有問題再運豬。
消毒程序如下:
1.駕駛員將車輛停穩,離開車輛更換衣物。
2.全車用水槍(中等壓力)進行第一次消毒,目的是將大塊浮動的糞便清除。
3.用高濃度清潔劑進行噴灑(中壓或低壓)。
4.在清潔劑浸泡過程中(預計20分鐘),駕駛員清理
5.在水槍壓力不夠,或者分片粘黏情況嚴重時,用刷子蘸著清潔劑進行清洗(推薦每隔一段時間清洗一次)
浙江大學農業部重點病毒實驗室博士邢剛:豬病進入了新常態
邢剛博士介紹,豬病進入了新常態,無大的疫情,疫情基本上是區域內零星散發,管理好的場很平穩。根據他所在的實驗室檢測情況總結,新常態下豬病流行呈現幾個特點:以藍耳病為主的混合感染仍是豬病的主角;圓環、豬瘟隱形帶毒比例較高,成波動性性流行;偽狂犬、病毒性腹瀉將有所緩和,但危害仍然嚴重,水簾廠家。
他認為,新常態下豬病防控重點為:1.豬瘟、圓環防控應放在首要位置;2.藍耳病的防控:采取調節性免疫+生物安全的方式3.對偽狂犬應合理的強化免疫;4.口蹄疫、腹瀉的常態化防控;5.要合理、精準地用藥。
成都天邦集團客戶技術經理郭海榮介紹,成都天邦的產品突破了技術壁壘,可以為養豬場帶來良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