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降溫設備_豬場應如何進行血清學檢測? - 豬場管理
春季是豬病高發期,搞好春季豬場免疫采樣,負壓風機工程,是豬場春季安全防疫,確保豬場飼養安全的關鍵。血清學檢測成為規;i場免疫效果評估、疫病診斷和凈化的一種有效途徑。養殖場場主在養豬生產中,有必要通過血清學檢測這一手段來獲取有效的信息并依此做出正確的決策。
據筆者了解,因未做定期檢測,許多規模化養豬場打疫苗往往都憑經驗,以致效果很難把握,容易造成免疫空檔致使野毒感染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同時,豬場發生疫情時,難以找到真正的根源,即使用了很多藥物,總得不到好效果。一旦暴發大規模疫病造成的損失無法彌補。而且豬場的疫病難以凈化,豬場的生產效益很難提高。
在養豬生產中,恰當的免疫接種時間往往是有效免疫的關鍵,通過應用血清學檢測方法來評估豬群免疫后的抗體水平,來判定選用的疫苗質量是否可靠、免疫方式是否有效、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從而對疫苗免疫效果進行正確評估。因此建議有條件的規模化豬場一年檢測2~4次,以確保檢測準確,安全飼養。
在使用疫苗尤其是活苗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母源抗體的影響,如母源抗體太高時打苗,免疫效果會受到很大影響;母源抗體太低時打苗,野毒可以趁機而入給養殖業通風機場帶來很大的風險。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過血清學檢測來監測母源抗體的消長規律,確定首免最佳時機并為以后的免疫打好堅實的基礎。
實施疾病控制或清除計劃是動物健康管理的最佳模式,通過系統地血清學檢測,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疾病控制和清除計劃。目前有許多國家憑借血清學檢測這種能夠區分免疫和野毒抗體的檢測方法來根除豬偽狂犬病,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常言道,“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足見種公豬在一個豬場的重要性。而后備母豬是豬場的源頭,種公豬和后備母豬的抗體水平基本能反映出一個豬場的抗體水平。有條件的話同時采樣懷孕豬、哺乳豬、斷奶母豬和小豬,也可以對生長流程的各個階段進行采樣監控。
采樣數量:
樣品采集數量少,不足以代表整個養豬場的抗體水平;樣品采集數量多,又不經濟,工廠降溫設備。根據統計學一般規律,采樣量達20頭時可信度達98%,達30頭時可信度達99%,達40頭時可信度達99.5%,達50頭時可信度達99.9%。因此建議每個階段分別至少采樣30頭?紤]到種公豬的特殊重要性,最好每頭種公豬都要采樣。
采樣的注意事項:
1、采樣時須采健康的豬,不采病豬,同時要保證是隨機采樣,保證各個胎次都比較均衡。
2、采血時盡量避免污染,采血量至少2毫升,才能保證析出來足夠量的血清用于檢測。
3、采集的樣品標記要清楚,編號要有規律,樣品的排列要有順序,以便于檢測、統計結果。
4、采集樣品要裝在有冰袋的保溫盒內及時送達實驗室,運送途中盡量避免搖晃,以免溶血。采
5、集的樣品要有詳細的說明,包括豬的日齡、胎齡、種類、最后免疫時間和疫苗來源等數據。
鏈接:疫苗的常規免疫程序
豬瘟疫苗。對20日齡、60日齡仔豬各免疫接種1次,20日齡免疫每只注射1毫升;母豬春、秋各注射1次,每次每只3毫升;后備豬配種前20天注射1次,有隱性感染的豬場建議進行仔豬超免。
口蹄疫高效滅活疫苗。仔豬首免35日齡,二免55日齡,母豬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
豬氣喘病仔豬。15日齡免疫1次,到3~4月齡后再免疫1次。
偽狂犬病。20~25日齡注射1次,母豬在斷奶后注射1次。有隱性感染的豬場建議進行仔豬超免。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弱毒疫苗用于3~18周齡和未妊娠的母豬,廠房排風機;對后備豬和育成豬配前1月免疫注射活疫苗,對經產母豬在空懷期接種1次,3周后加強1次。
流行性腹瀉與傳染性胃腸炎豬輪狀病。每年的9月份以后用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三聯滅活苗對所有的仔豬及母豬進行全面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