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除塵風機_花溪云頂風電廠明年投產52臺風機我國風電設備制造
中國風機產業網 記者日前到花溪云頂風電廠實地探訪時獲悉,到2014年5月,云頂風電廠一、二期共計52臺發電機組將陸續全部投入使用,屆時每年能為貴州發2億度電,節省3萬噸煤。
花溪云頂風電廠作為貴陽市境內首座風電廠,在建設前就對電廠的選址進行了風能資源評估。根據氣象部門歷年來觀測的風力數據分析測算顯示,高坡鄉一年中有80%的時間風速在3米/秒以上。在這樣豐富的風能資源的基礎上,云頂風電廠從2012年5月開始動工建設,今年4月3日首臺發電機組并入貴陽電網發電。
據花溪云頂風電廠廠長王川介紹,該電廠分兩期建設,共裝發電機組52臺。一臺風力發電機由葉片和塔桶兩部分組成,塔桶高約70米,葉輪直徑為86米,僅發電機機艙重量就接近12噸。在滿發的情況下,每臺風機每小時能發電1500度,約能滿足300個家庭一天的正常用電。
與燃煤電廠相比,風電前期投資雖高于前者,但后期的運行成本和維護費用非常低。據悉,云頂風電廠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將為貴州節省3萬噸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72噸、二氧化碳月8萬噸,實現風力發電零排污。
“對于中國來說,未來的投資機會將集中在新能源、新技術、新經濟(310358,基金吧)模式,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沒有包袱和負擔。”
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經濟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共識的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其中風電作為可再生、無污染、能量大、前景廣的能源,是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
在國家高度重視和政策扶持下,國內的風能建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2008年底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500MW,提前兩年實現了2010年風電裝機10000MW的目標,同時,風電設備制造商群雄突起,風電產業集群初現,牢牢控制了國內市場。據統計,2009年,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進入我國市場前10名的國產品牌平均為6家,國際品牌為4家;國內品牌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分別為74.1%和73.8%,而國際品牌相應的市場份額為10.8%和11.4%。其中,以華銳、金風和東方電氣(600875,股吧)等為代表的國內優秀風電設備制造廠商已成為世界風電界著名品牌,具備了與Vestas等全球風機大廠角逐于國際市場的能力。
國內優秀的風電企業通過委托設計、聯合設計和自主設計等手段,已形成了較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掌握了自主技術。中國主力風機機型已從750KV提升至1.5M,華銳、金風、浙江運達等7家企業均基本具備了兆瓦級風電機組設計能力和制造的關鍵技術。2010年5月29日,全球首臺2.5/3.0兆瓦超緊湊型(SCD)風電機組在廣東省中山市明陽工業園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主力風機制造技術創新水平再一次大幅提高。更大的風機功率,可以減少基礎設施費用、提高風能捕獲效率、降低單位發電量成本。鑒于風機安裝的黃金地點資源有限,安裝大容量風機,是一種對風力發電資源創新的節約行為,鐵皮廠房通風降溫,從而產生更高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進入世界品牌的國內廠商就有可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回報,大型屋頂風機。
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經過政策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共振,我國風電設備制造的國產化和自產化已經較高。比如風電設備的關鍵——零配件生產,目前,華銳的自產率已達到70%以上;東方電氣除軸承和齒輪箱為浙江天馬、湘電等國內廠商供應外,60%的零配件實現了自產,僅5%左右的零配件為海外進口。風電產業已基本可以擺脫核心零配件依賴進口這一始終制約中國裝備產業升級的“瓶頸”,有望成為整個裝備產業“標桿”,不僅可以享受進口剩余價值的快樂,也可能出現享受國內其他產業剩余價值轉移的快樂,確實為投資者提供了歷史性的“低碳”經濟概念的“價值”投資的機會。
中國風電廠商正經歷行業大洗牌,實現資源整合,具備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優勢的領先廠商,正利用國家新能源政策的機遇,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搶得資源利用的全方位優勢,逐漸塑造成為該領域的國際企業領袖。這些廠商國際地位的形成,也將使投資者有可能分享風電產業的增長收益,通風除塵。
鋒速達負壓風機-大北農集團巨農種豬示范基地風機設備水簾設備供應商!臺灣九龍灣負壓風機配件供應商! 主要產品豬舍通風降溫,豬棚通風降溫,豬場通風降溫,豬舍風機,養殖地溝風機,豬舍地溝風機,豬舍多少臺風機,廠房多少臺風機,車間多少臺風機,豬舍什么風機好,廠房什么風機好,車間什么風機好,多少平方水簾,多大的風機,哪個型號的風機 相關的主題文章:
- 負壓風機廠家_格力投資24.5億元在合肥建商用民用兩項目負壓風機
- 通風換氣次數_發展新能源動力 裝備制造業未來前進之路不同應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