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風機_中國市場占全球市場份額30%市政府與湘電風能正式簽約風
近日,201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西班牙風電制造商歌美颯(Gamesa)董事長喬治·卡弗特(Jorge Calvet)告訴本報記者,歌美颯分別與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大唐可再生能源公司和河南維特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在年內向這三家企業交付146兆瓦的G90風機和105兆瓦的G58風機。
這是一個月內,喬治·卡弗特第二次來到中國宣布歌美颯的新動向。
上一次他稱,2012年前,歌美颯將在中國投資9000萬歐元,是其過去在華投資總額的兩倍多。“歌美颯的目標,是2011年在中國的風機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比重超過30%。”
不得不提的是,在2009年,歌美颯在中國的銷售量只占到全球銷量的15%。
此外,其新宣布的與中廣核的協議,實際上是履約了雙方長期的合作。根據協議,在2014年之前,歌美颯將利用旗下的G8X-2.0MW和G5X-850 kW風機,開發并供應1315.3兆瓦的電力,占該公司目前在華裝機總量的近一半。
在中國風電市場普遍被認為增速放緩、中國企業大舉進軍海外市場的當下,歌美颯確定在華急劇擴張的戰略,卻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中國的風電市場發展這么快,國內外的企業競爭激烈,歌美颯要想保住市場份額必須要增加投資,改變目前的頹勢。”一位關注風能產業發展的人士分析。
1.中國份額滑坡
2009年其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僅占中國市場份額2%
實際上,近兩年來外資風電生產企業在中國的絕對銷售量雖然持續增長,但市場份額均在不斷下滑,歌美颯下降的似乎更加明顯。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數據,2009年,歌美颯在我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約1832.2兆瓦,占到中國市場份額的7.1%,在外商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維斯塔斯7.8%的占比。
但2009年,其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76.25兆瓦,僅占中國市場份額的2%。而當年,維斯塔斯的新增裝機容量占到中國市場份額的4.41%,連晚于歌美颯進入中國風電市場的GE和Suzlon,也分別以2.34%和2.12%的市場份額,將其拋在后面。
而裝機容量落后,并非是這家標榜為風機設計、生產、安裝和維護方面的全球領軍者,所面臨的唯一一項尷尬。
因為發展海上風電的激勵,廠房通風,眾多中國的企業此前都在紛紛研究大型機組的研制,并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以華銳風電為例,其自主研發的5兆瓦風電機組已于10月12日正式生產,6兆瓦的機組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下線。
而歌美颯目前最大容量的機組仍是2兆瓦,已明顯落后于其他企業。
這顯然不是老牌風電企業歌美颯的掌門人喬治·卡弗特愿意看到的,這位去年10月8日上任的歌美颯董事長告訴本報記者,“去年,歌美颯就已經開始搜集海上風電開發的數據。”
喬治·卡弗特透露,2011-2013年,歌美颯要增加5個機型,其中兩個機型用于發展海上風能業務,容量為5兆瓦和7兆瓦,計劃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將交付美國和德國市場使用。
而談及這兩款機型何時能夠進入中國市場,連喬治·卡弗特可能也心里沒譜,思索數秒后,他撇撇嘴,“我不知道,我們還是以安全為主。”
8月19日上午,市政府與湘電風能公司就建設風機裝備制造項目正式簽約。這標志著湘電風能公司這一國內大型風力發電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將正式進入西北市場,與武威攜手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市委副書記、市長郭承錄,市政協主席徐文善,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劉存祿,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孟世祖,副市長魏軍;湘電風能公司副總經理譚文理、西北大區總監龍嗣河、市場部項目主管李欣、工程部部長駱偉,華電新能源公司甘肅分公司計劃發展部主任黨鎖剛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由魏軍主持。
郭承錄在致辭中說,武威不僅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而且具有發展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豐厚資源優勢。這次湘電風能公司與我市本著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以共同發展和長期合作為目標,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對我們雙方建立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拓展和提升合作范圍,促進我市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為我市清潔能源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全市上下要以這次合作協議的簽署為起點,進一步加強溝通,密切合作,共同推進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各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積極配合,高效工作,創造寬松穩定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和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確保項目建設穩步有序推進。他真誠希望湘電風能公司繼續發揚優良的工作作風和創業精神,視武威開發建設為己任,不斷推進深度合作,積極支持武威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創造新的更加輝煌的業績。
譚文理在致辭中說,在共同努力下,通過短短兩個月時間的接觸和溝通,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合作發展的共識,這為雙方今后的深入合作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進一步堅定了湘電風能公司加深與武威市進一步合作的信心。他表示將積極工作,克服困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程,與我市共謀大志、共圖發展,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簽約儀式上,譚文理分別與郭承錄、武威工業園區管委員會有關負責人簽署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根據市政府與湘電風能公司簽署的協議,從協議簽訂時間至2016年止,湘電集團風能公司將投資約10億元,在武投資建設風機裝備制造項目。2011年一期工程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00臺套風機的能力。
隨著高檔寫字間、辦公環境的不斷改善,空調系統也越來越廣泛地深人到日常生活中。如何使所選用的空調系統起到最佳效果,除了設計的合理性,也越來越引起現場工程師的思考。
風機盤管作為中央空調系統的末端裝置,在眾多的公共場所廣為采用,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自成單元,調節靈活。風機盤管為三檔變速,且水路系統可根據用戶室溫設定情況,采取冷熱水自動控制溫度調節閥調節,從而使各房間可獨立調節室溫,以滿足不同空調使用客戶的需求,房間無人使用時可手動關機或自動定時關機,并且可以使開發商避免一次投入過大,便于其滾動開發,可根據入住客戶的情況開通不同的房間。從而降低了整體系統的運行費用。
整個系統分區控制較為容易,可以按房間的朝向、樓層、用途、使用時間等分成若干區域,按不同的客戶使用需求進行分區控制,從而避免了大風道系統必須集中控制的不合理的一面。
二、風機盤管機體小,布置靈活、安裝方便、占用建筑空間較少,便于配合內裝施工。但怎樣根據業主的不同需求,結合設計圖紙選擇較好的風機盤管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去,應充分考慮了以下幾點:
1、冷量的校核
一般是按計算的冷負荷來選擇產品,但應注意不同的新風供給方式會導致風機盤管的負載冷量也不同。當新風直接通過外墻送至房間時,未經熱濕處理,風機盤管的冷量=室內冷負荷+新風冷負荷;當設立獨立的負壓通風系統時,則風機盤管的冷量=室內冷負荷。目前市場的產品,一般都是名義制冷量而實際運行中的冷量應是冷量×單位時間內的平均運行時間,即改變運行時間或風量,都會影響機組的輸入冷量。所以并非名義冷量越高越好,如果僅按高冷量選用機組,會出現供冷能力過大,導致開動率過低,大型屋頂風機,換氣次數減少,室溫梯度加大,還會加大系統容量和設備投資,空調能耗加大,空調效果降低。所以冷量僅作為選設備的必要條件之一,還應兼顧其它因素。
2、風量校核
主要按房間品質要求校核換氣次數。送風溫差越小,換氣次數越多,則空氣品質越好,就越舒適,為什么有的空調房間感受有異味、悶氣,就是風量校核沒有處理好。由于風機盤管的名義風量是在不通水,空氣進出口壓差為零的工況下測定的,故存在一些不切實際的因素,所以實際確定風量是應將這部分理想狀態下的風量值扣除,通過經驗測算,這部分增補風量應占名義風量的20—30%。
3、送、回風方式
送、回風方式即形成所謂的氣流組織,其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空調房間的溫度場、速度場的均勻性和穩定性,也即空調效果的好壞。合理的氣流組織要求一定的送風速度,避免氣流短路,以保證一定的射流長度。風速取決于機外靜壓,送風量、送風口等因素。機外靜壓過低,會導致風量下降,射程降低,房間冷熱不均,設計氣流組織與實際運行狀態在曲線圖上存在較大差異,故應根據實際的建筑格局、房間的結構形式,負壓風機水簾,進深、高度等情況,選擇中檔風量、風速指標來相應選擇風機盤管型號。目前市場上的風機盤管,各個廠家的機外靜壓值沒有統一標定,差異較大,再加上部分工地采用的是臥式暗裝機組,外接短風管、過濾器,進、回風格柵阻力值較大,因此在實際定貨時確定機外靜壓值選定為30Pa,有的房間甚至選擇50Pa機外靜壓值的機組,大于常規的20Pa左右阻力值,故在實際運行中保證了良好的均勻場,達到了預期的空凋效果。
4、其它因素
a.噪音指標控制在40dB以下,對噪音偏大的風機盤管,加裝消聲處理裝置,阻力值不大于10Pa。
b.安裝、施工中質量注意保溫質量,冷凝水的排放,坡向,管件接頭,系統清潔。
c.水系統的設置方式水平系統還是垂直系統,部分工地選用垂直系統,能較好的保證冷凝水的排放,保證了房間的層高要求。
總之,在設計及施工人員合理、及時的配合下,風機盤管系統會避免較多選用中的弊端,取得較為滿意的綜合效果。
到“十二五”末期,按照每年1000萬千瓦以上的新增裝機速度計算,我國風電裝機將達到9000萬~1億千瓦,到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也將達到1.5億千瓦。如果在兩年前,肯定有不少的民間資本為此躊躇滿志,而今天,很多當年迎風而上的民企或許只能望風而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國風電市場時獲悉,最近半年,風機價格競爭已呈瘋狂態勢。很多民營企業已不賺錢了,甚至采取少虧錢的模式才能維持生存。
風機市場競爭慘烈
“在未來的2到3年內,國內現有的80多家風電設備企業可以存活15家就很不錯了,其中絕大部分民營企業不是被兼并就被淘汰。我所說的15家還是非常樂觀的估計,還有人甚至預測只有不到10家企業可以活下來”,風脈可再生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葉毅博士說這話時,語氣非?隙ê推届o。
對于目前國內風機市場的描述,葉毅用了一個詞:慘烈。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無論是機型還是價格的競爭都已經是白熱化,大家殺價殺得非常厲害。尤其是最近這半年,已呈現瘋狂態勢。本來利潤已經非常薄,很多民營企業已經不賺錢了,甚至采取少虧錢的模式才能維持生存。”
據統計,目前風電整機平均價格與2009年同期相比已下降將近1000元/千瓦,多位業內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都表示,中國風電裝備業現在是“一天一個樣”,整個行業“洗牌在即”。
全國風電場近1/3機組閑置
有統計顯示,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之后,中國風電產業的商業化市場就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時期,一直到2009年,中國風電產業都是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迅猛擴展。而2010年全國范圍內正在上馬的新風電項目約有378個。
“國外風電行業也經歷過快速發展的過程,但絕對沒有國內這么瘋狂,沒有出現過這么多企業同時一哄而上的局面。”葉毅對《每日經濟新聞》介紹稱,“三年前還是賣方市場,大家都覺得是個暴利行業。轉折就出現在2008年底,從那時開始就瞬間轉入買方市場。”
而一位風電企業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現在全國只要是稍微有點風電資源的地方基本上都被瓜分完畢,“大多數都是被國有電力企業給圈走了,民營企業也有一些,但是比例很小。”
據中國電監會發布的報告稱,目前全國風電場普遍經營困難,甚至出現了虧損,近1/3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的狀態。
民企生存空間受擠壓
“無論是風電設備制造還是風場建設都需要一筆巨大的資金投入,國有電力企業因為有著良好的政府背景而擁有強大的融資能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風電工程師程治和對《每日經濟新聞》坦稱,“民營企業由于自身在資金和技術上的不足,他們未來面對競爭壓力將非常巨大,很多民營企業現在的情況已經是非常尷尬。”
葉毅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有大批民營企業被擠出這個領域,雖然風電市場空間非常廣闊。“按照國際行業規律,一臺風電機成本完成回收最快也要4到7年,在國內估計要在10年以上,所以很多企業會出現成本都沒有收回就已經不在了的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時獲悉,國內五大國有電力集團基本上都在風電領域有投入,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以前沒有參與進來的國有企業,現在也都開始涉足。據說,三峽集團現在也準備大手筆投入風電項目。”
如此一來,民營風電企業的生存空間將更一步受到擠壓。據中國能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0》中說,隨著業界對國產風機設備質量的擔心加劇,2011年和2012年將是國產風電設備的大考之年。
鋒速達負壓風機-大北農集團巨農種豬示范基地風機設備水簾設備供應商!臺灣九龍灣負壓風機配件供應商! 主要產品豬舍通風降溫,豬棚通風降溫,豬場通風降溫,豬舍風機,養殖地溝風機,豬舍地溝風機,豬舍多少臺風機,廠房多少臺風機,車間多少臺風機,豬舍什么風機好,廠房什么風機好,車間什么風機好,多少平方水簾,多大的風機,哪個型號的風機 相關的主題文章: